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汽车芯片,要经历13个专业试验室的“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
10月28日,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芯片标准验证中试服务平台在深圳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车规级芯片质量验证与评价能力迈上新台阶。
这个平台建有车规级芯片环境及可靠性试验室、失效分析试验室、信息安全试验室、性能测试试验室等13个专业试验室,配备试验设备80余套,具备30余项汽车芯片标准的验证试验能力。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夏显召表示,这是一个国家级的,覆盖汽车芯片9大类、81小类全部品类的中试验证平台,包括智能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安全芯片、功率芯片等在所有应用场景下的检验公共服务平台。
------------------------------------------------------------------------
行业变革:从传统检测到高端验证
过去,检验检测行业常被视为辅助性行业,主要集中在常规消费品、食品安全等领域。如今,随着产业升级与技术迭代,检验检测服务正向高端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的启用,成为检验检测行业迈向高技术服务的标志性事件。
该平台的定位远超传统检测范畴,致力于打造中国车规芯片的“质量试炼场”,聚焦质量标准、质量技术与质量生态三大技术领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龚进峰说:“我们将着力构建从标准研发到检测认证,再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平台实力:全方位验证保障芯片安全
作为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的硬件配置体现了我国在汽车芯片检测领域的最高水平。13个专业试验室覆盖了车规级芯片环境及可靠性、失效分析、信息安全、性能测试等关键领域。平台配备的80余套试验设备,可执行30余项汽车芯片标准的验证试验。
这些实验室各司其职,共同构成完整的检测链条:环境及可靠性试验室模拟极端温度、湿度、振动条件;失效分析试验室定位芯片缺陷;信息安全试验室评估芯片抗攻击能力;性能测试试验室验证芯片功能表现。
在超声扫描显微镜下,正常芯片上产生的白色斑驳就相当于人体的“病灶”。“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可以锁定芯片哪个区域发生了损坏,这是属于芯片的一个无损测试方式。”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主任助理张瑜曾这样解释。
产业需求:汽车芯片检测迫在眉睫
平台建设的紧迫性,源于汽车产业对芯片日益增长的依赖与国产芯片上车的重重障碍。“从行业公布的数据来看,新能源车单车从2012年平均使用567颗汽车芯片增长至2022年平均使用1459颗。”张瑜透露。
芯片作为智能汽车的“大脑”和“神经”,对建设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国产汽车芯片面临标准不统一、检测体系不完善、上下游互信不足等难题,严重制约了其装车应用。
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应运而生,该联盟于2023年9月在天津成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发起,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截至2024年5月,联盟已完成4项团体标准立项,填补了射频前端芯片检验空白。
区域协同:全国检测网络正在形成
深圳的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不是孤立的案例,而是全国汽车芯片检测认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月,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在嘉定揭牌启用,成为国内各机动车检测平台中率先开展建设车规级芯片检测认证的公共实验室。该实验室由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承建,可提供芯片功能及可靠性、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失效分析等汽车芯片检测服务。
实验室主管工程师刘力介绍:“我们当前开展的是车规级芯片的功率循环测试,根据相关的模型推算,在实验室内部完成一周左右的测试时间,可以很好地模拟芯片装车10年间的应用表现。”
上海汽检已投入4000万元以上的资金,建成2个高水平的汽车芯片实验室,将通过打造中国特有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立一个系统化、自主可控的汽车芯片可靠性评估技术规范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
未来前景:构建自主可控检测体系
未来,我国将通过这一平台制定车规级芯片统一测评方法,构建统一标准验证平台,深耕车规级芯片检测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将推动中国汽车芯片的质量提升,将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案贡献于全球产业生态。
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的下阶段规划更具前瞻性,计划通过建设六大平台: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平台、第三代半导体测试服务平台、汽车专用传感器芯片测试服务平台等。这些平台将为芯片企业和汽车企业提供从研发到验证到失效分析溯源的完整服务能力,并推动长三角汽车芯片检测能力互联互通,测试资源共享。
------------------------------------------------------------------------
随着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在深圳启用,上海等其他地区的同类平台也在迅速建设,中国正在编织一张覆盖主要汽车产业聚集区的芯片检测安全网。检验检测行业不再仅仅是产品质量的“裁判员”,正悄然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保障供应链安全的“战略伙伴”。从支持产业到引领创新,检验检测行业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END
【华创检测资源共享】
0513-66814933/8060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