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数智革新驱动失效分析革命:全国失效分析大会发布智能无人金相检测一体化解决方案

日期:2025-08-14 16:36:30

在2025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上,耐博检测技术与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上善院)联合发布的智能无人金相检测一体化解决方案引发行业热议。该方案通过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金相检测全流程无人化操作,标志着我国材料失效分析技术迈入智能化新纪元。

技术突破:全流程无人化重构检测范式

传统金相检测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一致性差等痛点。此次发布的解决方案依托机器视觉、AI深度学习算法及工业机器人技术,构建了覆盖“制样-腐蚀-检测-分析”全链条的智能体系:

无人制样系统:机械臂精准抓取样品,实现切割、镶嵌、磨抛、腐蚀全流程自动化,样品损耗率<1%,效率教人工提升60%;

智能显微检测:全自动金相显微镜联动AI算法,支持多样品不间断检测,定位误差<0.01mm,缺陷识别准确率达99%;

数据云端管理:检测结果实时上传至区块链存证平台,支持全流程追溯与智能报告生成,人力成本降低40%。

“该方案彻底打破了传统检测对人工经验的依赖。”上海大学徐京教授在大会主题演讲中指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自适应学习模型,系统可自动识别材料微观组织特征,为失效分析提供精准量化依据。

产业赋能:从实验室到产线的降本增效

该解决方案已在钢铁、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落地应用:

钢铁行业:南钢智能金相实验室应用后,单日检测量从60件提升至240件,误判率下降至0.5%以下;

•汽车制造:某头部车企引入方案后,发动机缸体失效分析周期从7天缩短至24小时,年节约质量成本超千万元;

•科研创新:助力耐博联合实验室完成12项新材料失效机理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等定级期刊。

标准引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作为3项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耐博在此次大会上同步发布《智能金相检测技术规范》,明确:

设备接口标准:统一机械臂、显微镜、腐蚀设备的数据通信协议;

算法评价体系:建立涵盖晶粒度、夹杂物等12类检测项目的AI模型评估框架;

质量控制指标:规定检测重复性误差≤3%、报告生成时效≤15分钟等硬性要求。

“标准将加速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耐博技术总监张宁表示,目前已有23家检测机构完成技术对接,预计三年内覆盖80%主流实验室。

未来展望:AI+检测生态加速构建

大会同期举办的“智能检测技术分论坛”上,行业专家形成三大共识:

技术融合深化:量子点传感器、数字孪生等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

服务模式创新:“检测即服务”(MaaS)模式兴起,支持远程实时监测与预警;

全球标准输出:依托中国主导的ISO 20686等国际标准,推动智能检测技术出海。

END

【华创检测资源共享】

0513-66814933/80608980